本节重点


全部展开 / 收起
拐杖Expand

单脚拐杖(Walking stick)

  • 适合平衡力稍差、易感疲累的脑退化症人士
  • 备有各种材质及手柄,重量以250克到350克为佳
  • 手柄长度应比手掌宽度长,手柄形状以脑退化症人士容易握紧为佳
  • 材质需要坚固,并可调整高度
DSCN2595

三脚拐杖(Tripod)

  • 适合平衡力欠佳、需要较多支撑的脑退化症人士
  • 备有各种材质及手柄
  • 手柄长度应比手掌宽度长,手柄形状以脑退化症人士容易握紧为佳
  • 材质需要坚固,并可调整高度
  • 底部可因应脑退化症人士需要调整方向,以免阻碍步行

四脚拐杖(Quad canes)

  • 适合平衡力欠佳、需要较多支撑的脑退化症人士
  • 备有各种材质及手柄
  • 手柄长度应比手掌宽度长,手柄形状以脑退化症人士容易握紧为佳
  • 材质需要坚固,并可调整高度
  • 底部可因应脑退化症人士需要调整方向,以免阻碍步行
DSCN2567

拐杖凳

  • 只适合手脚协调能力及平衡能力良好的长者在照顾者陪伴下使用
  • 选购前请谘询物理治疗师意见
DSCN2569

调整高度及保养

脑退化症人士站直,手臂垂直放下时,手柄应与手腕等高,即约与肚脐等高

FAI_0030
FAI_0031

需定期更换磨蚀的橡皮脚套

DSCN2598
✔ 有坑纹,可防滑
✔ 坑纹深,可继续使用
DSCN2600
✘ 没有坑纹,不够安全
✘ 已损坏,需更换
DSCN2601
✘ 坑纹已磨蚀,不够安全,需更换
DSCN2602
✘ 坑纹已全部被磨蚀,需即时更换

使用方法

  1. 起步前,双脚与拐杖平排而站,利用惯用手或有力手紧握拐杖
  2. 先提起拐杖,垂直放在身前约一步的地方
  3. 然后,弱脚提步向前走一步
  4. 最后,好脚提步向前走一步
  5. 重复:拐杖 → 弱脚 → 好脚
08_01s
08_02s
08_03s
08_04s
08_05s
✘ 放得太远
助行架Expand

一般助行架

  • 适合丧失大部分平衡力的脑退化症人士
  • 可左右摺合,方便收藏
  • 材质需要坚固、轻便
DSCN2571

附设滑轮的助行架

  • 只适合手脚协调能力及平衡能力良好的长者在照顾者陪伴下使用
  • 选购前请谘询物理治疗师意见

附坐椅的室外助行器

  • 只适合手脚协调能力及平衡能力良好的长者在照顾者陪伴下使用
  • 选购前请谘询物理治疗师意见

调整高度及保养

  • 脑退化症人士站直,手臂垂直放下时,手柄应与手腕等高,即约与肚脐等高
    FAI_0069
  • 需定期更换磨蚀的橡皮脚套
    DSCN2598
    ✔ 有坑纹,可防滑
    ✔ 坑纹深,可继续使用
    DSCN2600
    ✘ 没有坑纹,不够安全
    ✘ 已损坏,需更换
    DSCN2601
    ✘ 坑纹已磨蚀,不够安全,需更换
    DSCN2602
    ✘ 坑纹已全部被磨蚀,需即时更换

使用方法

一般助行架
  1. 起步前,双手紧握助行架,先提起助行架,垂直放在身前约一步的地方
  2. 然后,左/右脚提步向前走一步
  3. 最后,另一脚提步向前走一步
  4. 重复:助行架 → 左/右脚 → 另一脚
09_01s
09_02s
09_03s
09_04s
09_05
✘ 放得太近
09_06
✘ 放得太远
09_07
✔ 正确
轮椅Expand

可摺叠式手动轮椅

  • 适合不能步行或不能长时间步行的脑退化症人士
  • 可摺合,方便收藏
  • 设锁掣,方便照顾者固定轮椅
  • 部份型号可拆除扶手及脚踏,方便位置转移,如:过床、过椅
  • 部份型号设刹车掣,方便照顾者控制
  • 需定期检查锁掣及刹车掣功能,并确保轮子顺畅,推动时不会倾侧或偏向一边
DSCN2576
DSCN2573
DSCN2578

固定架式手动轮椅

  • 适合不能步行或不能长时间步行的脑退化症人士
  • 固定支架,非常坚固
  • 设锁掣,方便照顾者固定轮椅
  • 部份型号可拆除扶手及脚踏,方便位置转移,如:过床、过椅
  • 部份型号设刹车掣,方便照顾者控制
  • 需定期检查锁掣及刹车掣功能,并确保轮子顺畅,推动时不会倾侧或偏向一边
DSCN2592a

电动轮椅

  • 只适合手脚协调能力及平衡能力良好的长者在照顾者陪伴下使用
  • 选购前请谘询物理治疗师意见

轮椅材料

  • 不锈钢
    • 坚固、不易生锈、容易清洁,但较重
  • 铝合金
    • 较轻、不易生锈,但较昂贵
  • 生铁
    • 比铝合金重,但比不锈钢轻
    • 坚固,但容易生锈

轮子类型

  • 充气式轮胎(气呔)
    • 较便宜、重量较轻、容易安装及更换
    • 能适应凹凸不平的路面,令脑退化症人士坐得更舒适
    • 需定期打气和修理小孔
    • 宜选择有防刺功能的轮子,减低损坏机会
  • 硬橡皮轮胎(实芯呔/原子呔)
    • 较耐用
    • 损坏时需更换整个车轮
    • 避震力较差
    • 不需打气或修理小孔
    • 不易损坏

座位物料

  • 尼龙
    • 不便空气流通
    • 耐用、容易打理、容易弄干
    • 被阳光照射后不会变热
    • 不易被拉长
    DSCN2576
  • 人造皮
    • 不便空气流通
    • 耐用、容易打理
    • 被阳光照射后不会变热
    • 不易被拉长
    DSCN2573
  • 布质
    • 方便空气流通
    • 容易弄干
    • 被阳光照射后不会变热
    • 长期使用可能被拉长
    DSCN2578

选择轮子高度

  • 后轮:大的直径约为20至24吋,小的直径约为12至15吋
  • 前轮:大的直径约为8吋,小的直径约为6吋
  • 如脑退化症人士需要自行推动轮椅,便适合使用大轮子的轮椅

选择扶手及脚踏

  • 扶手
    • 脑退化症人士坐在轮椅上时,背部应贴近椅背,前臂平放于扶手,并与上臂呈90度
    • 部份轮椅型号可脱下扶手,方便移动脑退化症人士
    • 部份型号可调整扶手高度,令脑退化症人士感觉更舒适
    • 长扶手可为前臂提供承托,短扶手方便推进桌子内
    • 扶手太高会令脑退化症人士肩膀肌肉绷紧
  • 脚踏
    • 脑退化症人士坐在轮椅上时,背部应贴近椅背,双脚踏上脚踏后,脚踏应调整至脑退化症人士能平放双脚
    • 部份轮椅型号可脱下脚踏,方便移动脑退化症人士
    • 部份型号可调整脚踏高度,令脑退化症人士感觉更舒适
    • 脚踏太高会增加脑退化症人士臀部所受压力,影响血液循环,太低则会令脑退化症人士腿部容易滑出轮椅

选择轮椅阔度及深度

  • 阔度
    • 阔的轮椅约阔20吋,窄的约阔16吋
    • 坐椅的阔度应与脑退化症人士的臀部阔度相若,太阔或太窄均可能影响安全和健康
  • 深度
    • 坐椅深度约为16至17吋
    • 坐椅太深会令脑退化症人士的背部不能贴近椅背,容易跣下,太浅则令大腿不够承托
    • 可谘询物理治疗师意见,加添坐垫减压,令脑退化症人士坐得更舒适
    • 脑退化症人士坐上轮椅后,宜扣上附设的安全带,防止脑退化症人士滑出轮椅或突然站起

使用方法

  • 先让脑退化症人士坐直,背部贴近椅背
  • 把脑退化症人士双脚放在脚踏上
  • 把脑退化症人士双手放在扶手上或大腿上
  • 扣上安全带
  • 推动轮椅
  • 方法详见「3.3 脑退化症人士及照顾者的安全」
  • 停下轮椅时锁上锁掣
10_01
小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