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找回身心平衡,可從『情感』、 『想法』和『行為』三方面著手。三者相輔相成,更能事半功倍!

請選擇要閱讀的單張:

p2s5_p9

照顧身心需要〈情感〉

要平衡健康、社交等身心需要,不一定要花很多時間。例如:

全部展開 / 收起
足夠的休息Expand

休息不一定等於睡眠,你可以......

  • 睡前用15分鐘做放鬆練習、聽柔和的音樂、看喜歡的書
  • 在適當的時候說「不」,拒絕別人的請求,確保有時間和心力留給自己
  • 睡覺前完全放空腦袋,以便入睡得更快、更深
定時作息Expand

即使患病的家人需要貼身照顧,你可以......

  • 配合自己和患病的家人的情況制定作息時間表,使生活更有規律
  • 不與他爭辯是否有需要,而以有效完成要做的事(如:洗澡)為目標
  • 盡量讓他自行完成力所能及的事,長遠節省自己需要親力照顧的時間
定時運動Expand

運動不一定要到公園、會所或健身中心,你可以......

  • 每天安排一至兩次15分鐘的運動時間,進行伸展運動或瑜伽
  • 與患病的家人一同做物理治療動作,強化自己的肌肉耐力
  • 安排他進行能自行完成的活動,期間抽空做運動
保持社交生活Expand

參與社交活動不一定要花很多時間,你可以......

  • 每週最少與兩名親戚或朋友通電話
  • 外出購物時與鄰居或管理員聊聊天
  • 每月最少與喜歡的親人或朋友吃一頓飯
消閒娛樂Expand

消閒娛樂不一定要花很多時間和金錢,你可以......

  • 每週安排其他人代為照顧患病的家人一天或半天,以便到自己想去的地方走走,做自己喜歡的事
  • 每天全情投入一個與他一同進行的活動,享受其中的樂趣
  • 生氣的時候,善用你的幽默感,當成笑話一笑置之

平衡自己的信念(想法)

以下是照顧者常有的信念,要是你也有這些想法,便要小心了。

我沒有及時發現他出現腦退化症徵狀,我真是沒用。
我沒有及時發現他的狀況,是因為我不是專家。但是,我能給他最需要的「家人的陪伴和接納」,這是專家也無法做到的。
我付出多一點,心裡便會好過一點,所以再忙再累也應該要繼續。
我做了那麼多,心裡卻仍是那麼難過和矛盾,也許我要嘗試接受他的情況和自己的侷限,讓自己釋懷,走出困局,令身邊的人安心,自己也能積極地渡過每一天。
我不習慣使用社區服務,自己能應付,便應該自己做。
我不習慣使用社區服務,但是,為免身心透支,影響我能給他的照顧,也許我可以嘗試使用

善用零碎時間(行為)

在忙碌的生活中,要如何擠出時間給自己,兼顧健康、工作、家庭、朋友等各方面呢?

你可以試著調整患病的家人的作息,預留時間做些自己喜歡或放鬆心情的事。例如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