腦退化症人士情況

由於記憶力及判斷力衰退,新的環境或會讓腦退化症人士感到不安。在這個個案中,良叔(腦退化症人士)因為家中需進行裝修,而被安排使用「長者住宿暫託服務」,暫時居住於護理安老院。居住期間,他經常要求回家。你認為可以怎樣處理呢?

封面播放影片

你可以先用「腦退化症的治療方法」>「行為治療」中提及的「行為治療」理論,找出其中的原因(Antecedent)、行為(Behaviour)及結果(Consequence)。

原因:

良叔未能適應護理安老院的環境和生活,終日感到緊張和鬱悶

行為:

良叔在使用暫託服務期間,經常表示要離開院舍與女兒見面,女兒探望時,又要求一起離開

結果:

為了防範良叔擅自離開院舍,院舍職員十分留意良叔的行動,令他更覺緊張

女兒害怕良叔要求一起離開時無法應付,故而減少探望,令良叔更感鬱悶


然後,你可以用「照顧腦退化症人士的技巧」>「分析腦退化症人士問題」中提及的「以人為本」的分析,客觀瞭解腦退化症人士的情況,並找出他的各種需要:

個人性格/生活背景:

良叔一直與獨生女兒同住,不習慣群體生活,又因無意於院舍長住,所以沒有意願與院友建立朋友關係,故而令其院舍生活更苦悶

身體狀況:

良叔的健康狀況穩定,故身體狀況不是令他要求回家的主要原因

腦部變化:

良叔為中後期腦退化症人士,適應力較差,常常會忘記自己在院舍內暫住的原因,並因而感到惶恐不安

社交心理:

良叔在院舍內沒有相熟的朋友,所以院友主動找他參與活動時,他會覺得很緊張;此外,女兒又不常探望,令良叔也擔心會被遺棄

遇上影片中的情況時,你可以這樣處理:

封面播放影片

詳細解說

確認治療/技巧──代腦退化症人士表達情緒或需要
確認治療/技巧──轉移腦退化症人士的注意力到現實世界
確認治療/技巧──轉移腦退化症人士的注意力到現實世界──利用物件連結正面感覺
確認治療/技巧──轉移腦退化症人士的注意力到現實世界──利用人物連結正面感覺
確認治療/技巧──轉移腦退化症人士的注意力到現實世界──利用地點連結正面感覺
現實導向──地點
現實導向──時間
現實導向──人物、事情
增加腦退化症人士對院舍的歸屬感

要長遠預防同類情況再次發生,你可以揉合改善溝通、進行行為管理、改善環境、安排適合的活動等不同的方法,滿足腦退化症人士的真正需要,例如:

針對「個人性格/生活背景」:

  1. 替良叔安排一些可以自行完成的活動,例如:閱讀圖書、找不同、摺紙等等

    目的:讓良叔可以消磨時間

  2. 探訪時帶備新「玩具」,例如:新的遊戲道具、新衣服、新圖書、家人的近照等等

    目的:為良叔的院舍生活製造新鮮感


針對「腦部變化」:

  1. 安排良叔在院舍內接受物理治療及認知訓練

    目的:為院舍生活增添意義

  2. 多與良叔談及他暫住在院舍期間發生的生活趣事

    目的:增加良叔對院舍的歸屬感


針對「社交心理」:

  1. 多些向良叔表示裝修期間暫住在院舍內對他及家人的好處

    目的:令良叔覺得女兒的安排是合理的

  2. 由女兒主動與對良叔較為友善的院友打好關係,鼓勵他們繼續主動關心良叔

    目的:讓良叔能住得安心

滿足腦退化症人士真正需要的處理方式有很多,你可以從中挑選配合腦退化症人士性格的處理方法,令照顧變得更輕鬆、容易。

小結
透過個案一和個案二,你可以留意到,只要綜合「行為治療」理論和「以人為本」的分析,便能找出處理各類問題的方法。作為最瞭解有腦退化症家人的背景及性格的照顧者,你可以善用你的知識和經驗,發揮你的創意,用最適合的方法,滿足他的真正需要,令自己能照顧得更加輕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