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於認知能力及五感衰退,有些腦退化症人士會出現錯覺。在這個個案中,炳叔(腦退化症人士)在家中完成裝修後,經常把自己和兒子在鏡子中的身影當成是竊賊,情緒因而變得激動。你認為可以怎樣處理呢?
家中裝修過後,炳叔常常出現錯覺
炳叔經常對著鏡子喊有賊,並表現得很害怕
炳叔常常覺得害怕及驚慌
炳叔小時候體弱多病,經常被其他小朋友欺負,令他遇事較為退縮
年青時,炳叔家中曾兩度被爆竊,令他損失慘重,印象十分深刻
炳叔的健康狀況穩定,故身體狀況不是令他出現錯覺的主要原因
炳叔是中後期腦退化症人士,認知功能及視力感官衰退,未能分辨鏡子映照出的只是映像
受腦退化症影響,炳叔近年對任何事情都失去興趣,也甚少參與鄰近的長者中心舉辦的活動,經常獨留在家,因而對外界及陌生人更感害怕
兒子: |
爸爸,你先休息一下。
|
炳叔: |
是誰?你是誰?
|
兒子: |
爸爸,你看到甚麼?
|
炳叔: |
賊呀!賊呀!快躲起來,快躲起來!
|
兒子: |
哪有賊呀?
|
兒子: |
處理這種情況,要冷靜,要冷靜,別生氣......
|
兒子: |
爸爸,那賊要拿甚麼,就隨便他!我們先走吧!最重要的是我們能平安。
|
炳叔: |
甚麼?隨便他拿?很多錢的呀!
|
兒子: |
糟糕,這方法行不通!
|
兒子: |
那你先到我的房間休息,讓我來對付他,好嗎?
|
炳叔: |
好呀,好呀!兒子,我很害怕!
|
兒子: |
保持平靜,保持放鬆。
|
兒子: |
爸爸,爸爸!
|
炳叔: |
有賊呀!
|
兒子: |
不用怕,那些賊人不會打你的。
|
炳叔: |
我真的看到賊了呀!
|
兒子: |
那些賊人沒有看到我們。不用怕,那些賊人不會打我們的。
|
炳叔: |
不會打我們......你要小心一點,他們會打你的!
|
兒子: |
剛剛我走出去,走路聲很大,把他們嚇跑了。
|
兒子: |
你看!都跑掉了!
|
炳叔: |
真的......?
|
兒子: |
爸爸,先休息一下吧!沒事的了!
|
透過比較腦退化症人士和照顧者自己的想法和信念,很容易地便能找到問題的成因
要長遠預防同類情況再次發生,你可以揉合改善溝通、進行行為管理、改善環境、安排適合的活動等不同的方法,滿足腦退化症人士的真正需要,例如:
目的:增加炳叔對裝修後的家的歸屬感
目的:增加炳叔的自信心
目的:增加炳叔的自信心
目的:避免炳叔產生錯覺
目的:方便照顧者找出炳叔出現錯覺的原因
目的:避免炳叔產生錯覺
目的:增加他參與社交活動的機會
目的:減少炳叔的餘暇
目的:增加炳叔對裝修後的家的印象和歸屬感
目的:減低炳叔因視力模糊而出現錯覺的機會
目的:減低炳叔因聽力衰退而對環境中的噪音感到不安的機會
目的:適時得到醫療協助
以上方法不一定能解決腦退化症人士的問題,但是,透過「行為治療」理論和「以人為本」的分析,便能找到更多值得嘗試的解決方法。經常替腦退化症人士進行「以人為本」的分析,更能找出預防問題發生的方法,令你能照顧得更加輕鬆。